是否有帳號?
登入以加速結帳。
載入中......
店鋪籌備中
2012年石川竜一的《okinawan portraits》系列先是獲得第35回写真新世紀佳作,2014 年由赤々舎出版為《okinawan portraits 2010-2012》一書,和同時出版的《絶景のポリフォニー》(絕景的複調),獲得第 40 回木村伊兵衛賞。2016年赤々舎再為石川出版了《okinawan portraits 2012-2016》一書。肖像系列可以說是發展最長,也最有企圖心的一個系列。新書不但時間跨度更長,影像數也由 165 幅暴增至 268 幅。明顯看到的改變,就是《okinawan portraits 2012-2016》一書中,插入了許多無肖像的沖繩景色。
如我們在前作中,可以感受到街景不下於肖像的重要性,新作中更常直接利用書籍的對頁,把人與景色並列而聯繫再一起,直接給予了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不只是一本在沖繩拍的肖像,還是一本關於沖繩的書。
沖繩是日本戰後攝影中,一個反覆被歷來攝影家所變奏的主題。作為美軍基地所在之一,安保鬥爭中一種象徵的「基地」,到「復歸」、「沖繩返還」,沖繩在攝影的視野中,一直繞不開政治。從凸顯沖繩靈性傳統,以抵抗西方物質文化的東松照明、中平卓馬,這類來自「日本大陸」「他者的」凝視,到沖繩本土的攝影家,平良孝七的新聞攝影,石川真生拍攝基地周邊酒吧的私密生活,「沖繩」是被淹沒在「基地」的影像之後的。
對於出生在基地所在之一宜野灣市,到大學也是就近讀的沖繩國際大學,一輩子都生活在沖繩的石川竜一,因為接連獲獎,而有機會到海外拍攝的時候,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在沖繩」拍照。或許是因為這樣,所以他拍攝的,是超越「沖繩」框架的。
和前作一樣,我們看到遊民、變裝者、刺青的男人和女人,但還有更多的尋常人,只是他們表情緩和了許多,少了些緊張感。
「我在所住的公寓樓梯口抽煙,心不在焉地看著一架戰鬥機從我的視線中飛過。這 ( 軍機墜落 ) 事件發生在12月8日,遠在我父親出生之前,和我生日同一天。事件和我生日同天,之間沒有任何因果關係,是不是因為一件本該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我就得繼續在和我所處的社會完全無關的人和事中度過我的日子呢?」石川竜一在後記中說道。或許時隔多年,石川竜一對於拍攝沖繩,也有了深思熟慮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