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帳號?
登入以加速結帳。
載入中......
店鋪籌備中
「瑪麗亞在市中心的一家大型飯店找到了一份服務生的臨時工。目的是收集有關住客的資訊,但不能以任何侵入性或危害性的方式。事實上,她有意避開他們,只限於從他們房間裡散落的物品中了解情況。她再次拍照;她再次根據自己掌握的證據為他們編造了人生故事。可以說,這是對當下的考古,試圖從最基本的碎片中重建事物的本質:一張票根、一隻撕破的襪子、襯衫領子上的血跡。」
「她在蘇荷區的一個畫廊開幕式上遇見了他。他們又交談了一次,這次她從那名男子那裡得知,他第二天早上要和女友一起去紐奧良旅行。瑪麗亞決定也去那裡,並在他整個旅行期間用相機跟蹤他。………在接下來的一周裡,她像影子一樣跟在他身後,拍攝了數百張照片,記錄了他去過的每個地方。她還堅持寫日記,當他要回紐約的時候,她會搭乘早班機返回——以便在機場等他下飛機時拍下最後一組照片。」
━━《利維坦》保羅‧奧斯特
《利維坦》(《Leviathan》/《巨獸》) 出版於 1992 年,是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 ( Paul Auster ) 的第七本小說,小說講述了一位迷人作家失踪和意外死亡的經過,其中奧斯特根據法國藝術家 Sophie Calle ,及其所創作的《Suite Venitienne》( 1979 年 )、《The Hotel》( 1984 年 ) 兩本書為原型,虛構了瑪麗亞‧透納的角色,以及瑪麗亞其他虛構的藝術創作計畫。
Sophie Calle 隨後於 1999 年,出版了《Double Game》,與保羅‧奧斯特創造的虛構世界,以及瑪麗亞‧透納之間的一次有趣、多層次的「對話」。在《Double Game》中,Sophie Calle 模糊了事實與虛構、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創造了一種部分是小說、部分是日記、部分是觀念藝術的完全獨特體驗。
《Double Game》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中,Sophie Calle 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了奧斯特為瑪麗亞虛構的創作計畫。例如〈色彩飲食〉,Sophie Calle 將每天的食物攝入量嚴格限制為單一顏色,並圍繞字母表中的特定字母隨意安排她的日子。最終以照片和小說中的註釋摘錄進行說明,呈現在《Double Game》中;第二部分,展示了 Sophie Calle 自己的作品,包括《Suite Venitienne》、《The Hotel》、《The Address Book》等,這些作品與奧斯特小說的摘錄經過深思熟慮地並列,作為對小說中角色的回應;第三部分則反轉了遊戲:Sophie Calle 邀請奧斯特為她發明一個專案。奧斯特則以《The Gotham Handbook》(《高譚手冊》) 作為回應,保羅·奧斯特擔任指導的角色,為 Sophie Calle 提供了一系列關於如何融入並可能改善紐約市生活的個人指導。Sophie Calle 隨後承擔起執行這些指令的任務,透過攝影和附帶的文字詳細記錄她的經歷。
《Double Game》拓展了藝術家書籍形式的可能性,藝術家與虛構人物互動的前提,立即建立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後設敘事,吸引讀者進行對現實和表演行為的複雜探索。Sophie Calle 既是繆斯又是創造者,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同時這個後設敘事,與另一種藝術媒介——文學建立了直接的、相互的對話。Sophie Calle 和奧斯特合作的創新,或許也啟發了其他藝術家去探索跨學科創作,從而更加欣賞藝術界的互惠關係和刻意模糊的學科界限。
出版年:2007 年 D.A.P./Violette Editions
尺寸:H200mm x W142mm,精裝
頁數:29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