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帳號?
登入以加速結帳。
載入中......
店鋪籌備中
「東松照明的『廢墟』很美:被炸彈爆炸摧毀的浦上天主堂;光與暗共存的豐川海軍工廠遺跡;廣島產業會館的廢墟,廢墟周圍懸掛著光冠,就像花朵一樣; 被雨、風和指甲損壞的沖繩破爛的 5 x 5 公分護照照片:伊勢灣被颱風沖走的房屋的新鮮殘骸;多摩藝術學園戰後寧靜的廢墟;一張褪色、剝落的廢棄足尾銅山的舊地圖——東松照明注視的所有『廢墟』都非常美麗。人們感覺好像暫時正在觀看一塊漂浮在深藍色宇宙中的方形彩色玻璃,人們不得不問自己「廢墟」難道不是最好的攝影主題?
在廢墟中,時間並不像平常那樣直線前進,時而停止,有時倒退,這三個時態同時存在,或是微妙地混合在一起。這三個時態連結在一起,正是廢墟照片的特殊性。它意味著可以對時間的位置,和空間的深度進行蒙太奇和隱喻,這是超越自由而準確地捕捉『廢墟』的一瞬間。『廢墟』體現了創造與毀滅、瘋狂與正常、瘋狂與正常之間的縫隙。
在面對東松照明的『廢墟視野』,『廢墟』變得獨立於與長崎、沖繩、三澤、橫須賀等戰後日本歷史的碎片,他將時間的流逝託付給了『廢墟』。材料的變化,被限制在他的照片中,並記錄冒險和記憶之間一瞬的強度。這是由持續不斷的強烈歷史意識所維持的。
這並不是對傳統新聞攝影的否定,而是東松照明以更廣泛、更困難、更頑強的形式進行了『報導攝影』和『紀實攝影』。通過破壞我們關於廢墟想像的力量,東松照明的攝影讓『當下』變得生動透明。廢墟與現實耦合,打破當下空間規律,大膽蔓延,放大生命的節拍。一個融化的啤酒瓶,看起來好似無機的正在變成有機物;螺絲、彈簧和鐵環在黑暗中散落一地;衰敗的青蛙殘骸,正與沙塵野草合為一體;一個垃圾場,大量的空罐頭在陰暗的無人居住的地下室堆疊:這些東西不允許觀眾全神貫注於『自己的風景』,而是讓他回到一個生動的現象世界,使他認識到一種透過觀察現實來覺察當下,以及一種為當下做好準備的方法。
它不是『戰後日本歷史的濃縮』,而是生動而豐富的透視記錄,記錄了東松照明對持續生活在日本的直觀反應。它迫使我們重新思考並捕捉身在日本的感覺。」---伊藤俊治
《廃園》是藝術史學者,藝術評論家伊藤俊治編輯的作品,包含了東松照明從 1959 至 1983 年,拍攝關於廢墟的作品。這些作品來自於東松照命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包含《11:02 Nagasaki》、《家》、《I am a King》、《太陽の鉛筆》等 80 幅圖。
東松照明 1930 年出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曾榮獲日本寫真批評家協會新人賞 ( 1958年 )、日本寫真批評家協會作家賞 ( 1961年 )、每日藝術賞 ( 1976年 )、藝術選獎文部大臣賞 ( 1976年 )、紫綬褒章 ( 1995年 ) 、日本寫真協會功勞賞 ( 2004年 ) 等。2010 年,東松照明永久移居沖繩,並在那裡舉辦了他生前最後一次展覽,2012 年 12 月 14 日,因肺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