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内藤正敏 日本の写真家38

$1,095.00 NTD
Author
Publisher

低角度爬行昆蟲視角  擴展到一個巨大的“攝影宇宙”

拿著相機的苦行僧

 

 

內藤正敏作為攝影師有著非常獨特的職業生涯。就讀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應用化學系,1961 年 ( 昭和36年 ) 畢業,進入倉敷レイヨン中央研究所。然而,他從學生時代起就著迷於攝影的樂趣,研究員安穩的生活似乎讓他難以忍受。最終,一年後他離開了公司,開始擔任自由攝影師。


內藤正敏的早期照片是利用了他的應用化學知識的「科幻写真」。他將化學反應產生的抽象形式,與真實圖像相結合風格的《白色矮星》( 1963 年 ) 為他贏得了カメラ芸術新人賞,而《デッド・シティ》( 死亡之城,1963 年 ) 獲二科賞新人賞。但他似乎很早就意識到,這種實驗性的表現很容易陷入矯揉造作的境地。


轉捩點是與出羽三山的「即身仏」( 肉身成佛 ) 的相遇。「對於那些遭受飢餓的人,請通過將自己的身體變成飢荒來祈禱」(參見《もう一つのカメラ写真とフォークロア》) 內藤正敏對「即身仏」的兇猛外表感到震驚,在拍攝照片的同時,他開始深入研究照片背後的想法和歷史資料。這標誌著民俗學家內藤正敏的誕生,他以獨特的視角陸續發表論文和研究書籍,不斷探索「另一段影子歷史」。 他對出羽三山精神宇宙的研究後來被總結在《ミイラ信仰の研究》( 《木乃伊信仰研究》,1974 年,大和書房 ) 中,他的實際山地苦行訓練的結果被出版為攝影集《出羽三山》 ( 1980 年,新人物往来社 ),和《出羽三山と修験》( 1982 年,佼成出版社 )。


在探索「即身仏」的背景時,內藤正敏了解到生與死邊界的境界仍然存在於東北地區的聖地中。恐山的「イタコ」是薩滿,他們可以自由地在這個世界和他試圖透過攝影想像的黑暗世界之間旅行。1970 年,在〈婆バクハツ!〉(銀座尼康沙龍)上展出了全身散發出強烈能量的「バサマたち」的照片,並出版了攝影集《婆  東北の民間信仰》( 1979 年,朝日ソノラマ )。 這組照片給人的印像是內藤正敏本人被某種東西附體了。


在這個系列中,內藤正敏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將閃光燈照射到黑暗中的技術。他想與當時流行的森山大道和中平琢馬的「前散景」( プレ・ボケ ) 影像競爭,但基本上他想盡可能清晰、準確地捕捉黑暗中移動物體的存在。


閃光燈的使用在 1971 年 ( 昭和 46 年 ) 開始拍攝的《遠野物語》系列中變得更加徹底。換句話說,「閃光燈的使用範圍已經從人物和物體,擴大到了閃光燈是否能到達的風景」( 〈もう一つのカメラ〉,〈ユリイカ〉,1984 年 4 月號 )。確實,當你看攝影集《遠野物語》( 1983 年,春秋社 ) 時,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形狀正在從景觀中出現。內藤正敏的照片總是有能力超越觀眾的期望,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想像力,這種傾向在他利用頻閃燈效果的作品中似乎尤其強烈。

***


內藤正敏在他的攝影集《婆  東北の民間信仰》到《遠野物語》中,一直關注東北地區,並試圖將攝影與民俗之間的緊張關係聯繫起來;同一時期,內藤正敏也開始將鏡頭轉向「城市的黑暗」。其成果在《アサヒカメラ》( 《朝日相機》,1971 年 5 月至 12 月號)及《カメラ毎日》( 《相機每日》1983 年 10 月號、1984 年 3 月至 12 月號)連載為〈東京市街図〉。重點關注以〈東京〉出版的照片它被編入《東京都市の闇を幻視 する》( 1985 年,名著出版 ),與未發表的作品一起出版。


以東京為主題的攝影集很多,但內藤正敏的《東京》是其中最獨特的一本。攝影方法本身與《婆  東北の民間信仰》或《遠野物語》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光天化日之下的場景很少,大部分影像都是強烈對比的影像,單一的閃光燈照亮了黑暗。拍攝範圍從淺草「見世物小屋」擴大到上野、銀座、新橋、新宿,但相機的位置保持在低至地面的位置。從這個堪稱昆蟲視角的視角中,一幅既怪誕又帶點幽默、充滿生機的東京形象浮現出來。


在拍攝東京的照片時,內藤正敏發揮了民俗學家的想像力,試圖繪製另一張東京地圖。 在寫真集《東京》的最後,有〈闇の他界・浅草〉、〈江戸近郊の都市型犯罪と「四谷怪談」〉、〈徳川幕藩制 国家の呪的都市計画〉等民俗散文。根據內藤正敏的說法,從江戶城看去相當於鬼門的「艮」(東北方)方向是上野・寛永寺,北邊是日光東照宮,南邊是芝・増上寺據說,座寺廟裡供奉著將軍的屍體,形成了一個神奇的「徳川マンダラ」( 德川曼陀羅 )。我這裡沒有篇幅來介紹江戶 ( 東京 )「神奇的城市規劃」的整個故事,但內藤正敏從低角度爬行直觀地掌握的城市理論非常有說服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東京》可以說是一部展示他作為攝影師和民俗學家的成就的重要作品。


即使在 20 世紀 90 年代之後,內藤正敏仍然繼續追求大規模的作品。在《神々の異界》系列中,他嘗試透過攝影來表達「修験道」作為山岳崇拜形式的空間哲學,接受了迄今為止很少使用的彩色攝影的挑戰。拍攝富士山、石鎚山、岩木山、早池峰山等的照片「賦予山地空間概念意義,並透過想像創造一個精神世界。」( 〈Works in Progress〉 《Déjà Vu》第 15 期,1994 年 1 月 ) 這是對苦行僧所見所聞的重溫。在這裡,內藤試圖將人類視覺範圍之外的「看不見的自然」形象化的立場也毫不動搖。


回顧內藤正敏從 1960 年代到 1990 年代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頑強地建立起來的攝影世界,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軌跡。它正在擴展到一個巨大的“攝影宇宙”,其中不僅包括可見的現實,還包括精神世界,這是宗教和哲學的主題。 黑暗的深處——拿著相機的苦行僧的目光會延伸得更遠。

——飯澤耕太郎




書籍系列:岩波書店  〈日本の写真家〉

出版年:1998 年

尺寸:H226mm x W230mm,精裝

頁數:71 頁